上海评中级职称条件
上海评中级职称条件包括: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 、学历、资历条件要求
博士研究生毕业。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3年。
本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5年。
专科毕业后,从事所申报专业工作满7年。
专科或本科毕业后,取得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满4年。
二、计算机应用水平要求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应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需取得三个模块的合格证书,并在申报高级资格时继续有效。
三、论文论著要求任现在职期间,出版、发表、撰写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专业文章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出版本专业著作二万字以上。
在市级以上期刊发表或在市级学术会议交流有学术价值的论文2篇以上。
为解决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一定水平的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技术总结、立项研究报告2篇以上。
中级职称的评审主要看两大条件:一是学历,二是从事专业技术的经验年限。但也不排除其他特殊评定情况。一般来说,学历越高,需要的工作时间就越低,学历越低,那么需要的工作经验时间就越高。
中级升副高要几年学分
125分。
1类10分2类15分,每年25个学分,连续5年。每年25分。总共需要125分。中级职称人员每年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分,其中国家级项目I类学分不低于5分,省、市级项目I类学分不低于10分,院内自管项目、自学及其他项目II类学分不低于10分。
上海工程师中级职称评定要怎么做?
上海中级职称评定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申报工程师中级职称上海中级职称学分的基础条件
(1)具有上海市户籍上海中级职称学分;
(2)持有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上海中级职称学分;
(3)近2年内(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12个月。
二、学历、资历要求
1、具有理工类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上海中级职称学分,从事申报专业工作。
2、具有理工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上海中级职称学分,从事申报专业工作满2年,助理工程师满2年。
3、具有理工类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申报专业工作满5年,助理工程师满4年。
4、具有理工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申报专业工作满7年,助理工程师满4年。
三、申报工程师中级职称的论文、论著要求
报送的论文应当是本人在取得助理工程师后独立撰写的与本人所从事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论文,1-2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
同时,提交论文应注意以下要求:
1、评委会将采用第三方软件对申报人所提交的主送论文进行重合度检测,经查实存在学术造假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
2、学位论文不作为职称评审论文报送。
3、公开发表的论文,确保打印件与所提交的发表论文复印件完全相同。申报人员应在材料申报截止日前提供正式出版刊物,论文录用证明、报刊及电子论文等不作为申报依据。
四、申报工程师中级职称的继续教育要求
根据相关规定,专业技术人员评审和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每年需完成规定的公需科目培训。2019年职称评审之前,需完成《知识产权》、《创新知识(初级)》、《项目管理(初级)》、《人工智能及应用》等公需科目课程学习60学时(与2018年累计计算学时)。其中必修课不少于30学时,含面授课时20学时、在线课时10学时(面授课时可以抵扣在线学时);选修课为30个学时,均为在线学习。
另外,对2017年前参加的公需科目学分,按1学分对应3学时计算。对通过职称外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且未超过五年期限的,可分别折算为3个公需科目学时。
五、申报工程师中级职称的其它条件
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不再作为申报本专业职称的前置条件,因此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书为非必须提供的材料。根据《工程技术人员职务实行条例》相关规定,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是专业技术人才学习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素质的体现,因此,申报人可自行提供能反映自身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材料(近5年内取得),供专家在评审时参考。
职称考试过了可以算几类学分
1.副高及正高级职称人员:每年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分,其中国家级项目I类学分不低于10分,省、市级项目I类学分不低于5分,院内自管项目、自学及其他项目II类学分不低于10分。
2.中级职称人员:每年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分,其中国家级项目I类学分不低于5分,省、市级项目I类学分不低于10分,院内自管项目、自学及其他项目II类学分不低于10分。
3.初级职称人员:每年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分,其中国家级项目I类学分不低于5分,省、市级项目I类学分不低于5分,院内自管项目、自学及其他项目II类学分不低于15分。
4.全年科内业务学习为II类学分10分。
5.I类、II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上海中级职称评定时,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学分的有效期是多久?
一年申报一次,需要继续教育学时证明,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0学时,其中专业科目不少于56学时,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学时(45分钟为1学时)。在继续教育年度内,学习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现已实行学分制的行业部门,学分与学时的转换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每年中、高级职称人员至少需要完成72学时,其中公需学时至少24学时,专业课时至少48学时。
卫生中级职称一二类学分是多少 需怎样获得?
据2000年12月28日卫生部颁发的《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的规定: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包括医生、护士以及医技人员等等;其中,一类需要十分,二类需要十五分。
取得方式:
初、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
卫生职称考试相应专业各科目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同一专业4个科目的考试,可取得该专业资格证书。对不同专业(含主亚专业)之间各科目的考试合格成绩,不得作为同一专业合并计算。
已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部分专业考试的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名参加剩余科目考试时须使用原档案号。对单科考试合格成绩在有效期限内,因工作变动等原因,到异地参加本专业剩余科目考试并合格的,由该在区进行数据合成统计,并由当地人事部门核发该专业资格证书。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