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一所师资力量强大,学科建设全面,科研能力很强上海交通大学高职称的学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评价这个学校上海交通大学高职称: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师资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有教职医务员工34963名,专任教师686名,在职高级职称295人,博士生导师893人、硕士生导师1233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等。
2、学科建设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8个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前1‰。
3、院系设置方面。医学院共有24个学院(系),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及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临床医学八年制(含口腔方向,授予博士学位)、8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生物医学科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护理学)。
4、科研能力方面。医学院拥有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5个上海市工程中心。
扩展资料上海交通大学高职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由教育部、上海市 *** 重点共建的的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位于创新求索、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黄浦腹地,红墙映日、梧桐环绕。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997年,学校通过了“211工程”立项。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院简介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相当于什么级别
大学的教授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员是同一级别。正教授对应研究员,副教授对应副研究员。研究员和教授一样,都是分四级。例如在中科院,院士是一级教授,首席科学家一般是二级教授。普通研究员是三级或四级。博导是一种资格而非职称,但也是需要评定的。在有博士点的地方,即使同为教授或研究员,也未必有带博士的资格。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怎么样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是一个很好的学院,无论从专业开设、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十分优秀,具体为:
1、专业开设。学院设有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2、师资力量。学院教工人数278人,其中,专任教师156人,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34.6%(54人),副高职称教师占47.4%(7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8.7%(154人),海外博士占26.9%(42人);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占76.3%(119人)。
3、专业建设。学院实行“聚焦基础、创新技术和强化应用”的“顶天立地”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引育并举,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高水平论文量保持快速增长,农业科学、动植物科学和环境与生态学三个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学科行列。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末,在全国“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热潮中,为适应上海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上海市委作出了建立上海农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前身)的决定。1959年,上海农学院应运而生,校址设在松江县(现松江区)城北。
这是上海市历史上的之一所由地方 *** 主办的高等农业院校,掀开了上海高等农业教育的新篇章。1963年8月,因国家出现经济、财政困难,上海农学院停办。1978年10月,上海农学院在上海县七宝(现属闵行区)恢复重建。1999年9月,上海农学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2002年3月,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学校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副研究员职称评审条件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副研究员职称评审条件上海交通大学高职称:
1、主持国家或省、部级研究课题上海交通大学高职称,制定研究方案、思路,协调课题组工作。
2、曾主持或参与主持重大学术交流活动二次以上。
3、主持并出色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一项以上或地、市、厅、局级课题二项以上,以课题结项证书为准。
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是什么职称
大学副研究员是什么职称
副研究员:副高、副教授职称。在中科院都用研究员的职称而不用教授的。副研究员是中国科学研究人员高级职务名称。次于研究员。
扩展资料
主要任职条件:任助理研究员 5 年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后任助理研究员 2 年~3 年以上上海交通大学高职称,且具有本学科较系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上海交通大学高职称,能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工作上海交通大学高职称,
解决工作中较复杂又有较重要意义的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曾取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能选定有较高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具有指导和主持课题组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指导中、初级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进行研究和学习的能力
法所党即持周标京调,引。
张希 男 上海交通大学
张希
导师性别男
职务职称副研究员.
所在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车辆工程
联系 *** 13918913376
电子邮箱braver1980@sjtu.edu.cn
个人简介
张希,男,1980年10月生,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2011年12月),中船重工第七〇四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拔尖人才”,1998年至200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后被聘为密歇根大学助理研究科学家,因国防项目需要于2009年回国,在中船重工第七〇四研究所担任项目组负责人,被评为高级工程师,由于希望在交通运输领域进行一些深入的基础研究,2011年申请调往上海交通大学,被聘为副研究员。长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理论及在新能源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研究,作为之一作者出版有关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的英文学术专著一部,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总经费已超过一亿元,曾任第五届国际车辆动力与驱动技术大会“纯电动汽车”与“车辆优化”两个分会的主席,目前为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
代表性论著
发表的相关专著XiZhang,ChrisMi,VehiclePowerManagement:Modeling,ControlandOptimization,Springer(全球之一大科技图书出版社)邀请出版,August2011,total346pages,ISBN9780857297358发表的相关论文XiZhang,ChrisMi,“Wavelet-transform-basedpowermanagementofhybridvehicleswithmultipleon-boardenergysourcesincludingfuelcell,batteryandultracapacitor”,JournalofPowerSources,vol.185,no.2,pp.1533-1543,December2008(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4.290,为国际电源领域更高,目前该文已被SCI他引13次)XiZhang,ChrisMi,“Integrateddesignofpowertraincontrollersins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