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该系列转评后,原来的专业会被取消吗
职称该系列转评后,原来的专业会被取消,可以按照原任职务资历累计计算。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根据《福建省关于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经常化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第十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转换职务系列后,原则上需按拟新聘职务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试用考察一年。经考核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试用考察一年。经考核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的,可按拟新聘职务申报(推荐)参加相应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或资格考试,一次评审(考试)通过并被聘任的,其任职资格资历可与原任职务任职资格资历连续计算(含试用考察期);否则,只能在下次评审(考试)通过并被聘任后,才能与原任职务资历累计计算。
扩展资料:
根据《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工程系列建筑专业农村中级职称转评国家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
转评对象:
本市郊区(县)中,已取得工程系列建筑专业农村中级职称的乡(镇)、村级企业单位在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
申报时本市户籍人员须提供身份证复印件,非本市户籍人员须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上海市居住证》复印件。
参考资料来源: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省关于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经常化工
上海称职考试未通过原因111是什么意思
上海称职考试未通过原因111是什么意思
职称评审是有通过率的,不是所有人评审都可以通过,需要卡一部分人才,尤其是自己申报,往往很难规避一些细节问题,如果担心自己评审通不过可以咨询小依,小依将按照您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今天小依给大家总结一下2019年上海职称不通过的原因,望往后申报的工程师们一定要谨慎起来,不要再次入坑。
职称制度改革系统地将职称评价标准归结为品德、能力和业绩三个方面。
现在职称评审除论文、论著外,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人才的代表作还可包括专利、项目报告、工作总结等。这些条件都可能是影响你职称评审的重要因素。
在各个评委会公示阶段的日子里,小依了解到今年大部分申报没通过的人都因为如下因素:
1、论文质量不高;
2、业绩成果问题;
3、年限条件不足;
4、答辩不符合要求;
接下来,给大家解析一下这几大原因意味着什么。
论文质量不高,主要是很多人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找的杂志社弄的。因为写手都是外行人,写的内容虽是和行业相关但都是比较宽泛的,遇到那种“严谨”的评委,就会可能给你不过,这就存在运气了。但是一般结合自己的经历,自己动手写出来的文章再去发表用来评职称,通过率会大很多,至少不会栽在论文上。
业绩成果问题,这个就是因为申报人员准备的项目不够。往往自行申报会遗漏很多小细节,这个时候就会导致被评委会刷下来。如果最后因为没凑够业绩材料或者找其他机构业绩造假,将会导致职称评审未通过。
年限条件不足,规定大学理工科本科毕业,从事工作5年以上,才能申报中级工程师,也就是说,一个大学本科生毕业后,至少工作5年后才能参加中级工程师职称评审,相应的研究生是毕业后2年,专科生须满7年年限。只有满足这个年限才能申报,因为没有达到申报年限导致评审未通过,每年都有不少人,占总申报人数的5%左右。
答辩不符合要求,职称评审是需要面对专家组进行现场答辩的。对自己提交的论文以及业绩,没有深度吃透,答辩现场做不到应对自如是很容易不通过的。如果对于专家问的问题,支支吾吾想了大半天,那是更加不可以的。
职称中高级评审一年只有一次,大家上半年辛苦准备就是为了看到下半年公示名单里有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大家如果要申报职称,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办,可以咨询小依,千万不要道听途说!
上海机械工程师职称怎么评?
机械工程师属于中级职称,其评定方式可以分为企业评定和社会评定两种方式。
所谓的企业评定,也就是由上海市人社局职改办认定的企业中评委根据评聘标准进行评定。需要申请评定中级职称的人员,向本企业的中评委提交相关的评审申请,由企业中评委经过评定,并经上级批准后就可以取得中级职称了。
所谓社会评定,也就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及在私营企业、其它非公企业的人员,企业没有被授权评审中级职称的,相关人员可以到从业所在区职称改革办公室申请中级职称的评定。
2017年4月,上海市人社局发布了《关于规范本市专业技术职称申报条件的通知(沪人社专〔2017〕115号)》,规定了评审流程是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本市各系列(行业、专业)主管部门指导下,由职称评审机构、专业技术类考试机构、用人单位根据职称评聘标准制定,一般通过职称评审通知、职称考试通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通知等文件发布。
文件规定了申报职称评审、考试和聘任有关专业技术职务,申报人需具备相应的职称申报条件。
职称申报条件主要内容
(一)基本条件
拥护中国 *** 领导,遵守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
(二)岗位条件
具有本市户籍,或者办理了《上海市居住证》1年以上并在有效期内,在本市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已办理退休手续或当年度达到退休年龄的,不予受理(按国家规定办理延长退休手续的除外)。
(三)学历学位
学历学位按照国家教育部或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标准执行,填写需适当区分。
1.学历。学历分为全日制教育、在职教育(含电视(开放)大学、函授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职称申报时应分类填写,如全日制专科、全日制本科、全日制研究生,在职专科、在职本科、在职研究生等。
2.学位。学位填写按学位证书执行,其中,硕士学位分为学术学位、专业学位,职称申报时应分类填写。按招生学科门类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的为学术学位;其他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工程硕士等为专业学位。
(四)专业技术工作经历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是指取得职称资格(或者符合规定的聘任条件)后的聘任时间。
1.截止时间。申报职称时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截止时间计算一般为:上半年申报的,计算时间截止到当年6月30日;下半年申报的,计算时间截止到当年12月31日。
2.计算办法。非就业状态、在行政管理或工勤等岗位工作的经历不能作为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在计算时,因专业技术岗位变动、待岗待聘、长病假、参加全日制教育等不在本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时间需相应扣除。
(五)继续教育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5号令),申报人员应符合以知识更新为主的继续教育规定科目的培训学时。继续教育的科目和学时计算办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六)论文(含技术工作总结等)
公开发行的论文一般应发表于省市级及以上专业学术期刊上。提交时须注明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CN号)、国际刊号(ISSN号)、时间、作者排名、字数等(在报纸上发表的专业学术文章参照执行)。在行业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一般应为独立撰写。 *** 刊物发表的论文,应注明刊号、时间,明确作者身份。对部分系列(专业)未发表的论文,提交时应说明本人和他人的成果和贡献。
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应用型人才的评价可以项目报告、技术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作为论文的替代,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推行代表作制度,提交的代表作应为任现职以来,在本专业技术岗位上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突出成果或作品,须明确个人排名及贡献,并经单位核实。
职称申报论文材料经查实存在学术造假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不予进入评审程序。
(七)专业技术业绩
根据各系列(专业)需要,评审机构可以制定相应的业绩考核要求作为职称申报条件。如临床卫生专业将临床工作量和质量考核作为申报条件;中小学教师将授课学时数作为申报条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类工程师将高新技术成果数量作为申报条件等。
(八)获奖和专利
用于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获奖项目一般应为省市(部)级以上 *** 认定的专业奖项,或行业内公认的权威奖项。集体奖项应说明个人在其中的作用和贡献。
用于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专利项目,一般为发明专利,申报人为主要技术研发人员,并且该专利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九)其他
经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本市各系列(行业、专业)主管部门同意,评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其它必须的条件作为申报条件。用人单位可结合本单位需要,制定与岗位聘任相关的条件作为聘任条件。
评论已关闭!